2021年,两会“碳达峰”“碳中和”首次被写入政府报告,中国制造业不约而同将“双碳”目标列入了自己的发展计划。放眼全球,能源革命正在同步进行,世界能源体系正在加快形成“新煤炭”“新油气”“新电网”格局。
先进制造和科技能源行业如今已经成为市场重点,无锡的先导智能目前是全球领先的新能源装备提供商、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国家两化融合示范企业。近日,先导智能发布2022第一季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26亿元,同比增长142.4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46亿元,同比增长72.5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41亿元,同比增长75.23%。
2022年开年以来,疫情卷土重来。物流不畅、停工停产,长三角的制造业一度停摆,多数企业业绩惨淡。在这样的疫情冲击下,先导智能是如何交出这份营收增长142%的答卷?
乘势而上
如今的中国车市是属于新能源的。据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1-3月,新能源汽车产销129.3万辆和125.7万辆,同比增长均为1.4倍,市场占有率达到19.3%。第一季度新能源汽车产销表现仍然明显好于行业,环比和同比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国家新能源汽车战略引领作用进一步凸显。
全球汽车产业变革、碳排放政策趋紧趋严之下,主流车企电动化步伐纷纷提速,同时储能产业也将进入大规模发展阶段,锂电池产业开始了飞速发展。国内外头部电池企业今年悉数进行了数百GWh的扩产,未来市场对于动力电池上游材料的需求也会“水涨船高”。
在“双碳”背景下,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已经势不可挡,基于终端市场需求的高歌猛进,锂电池产量的市场规模在不断扩大,新能源汽车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造富的时代也已经到来。据《福布斯》公布的2022全球亿万富豪榜,除了耳熟能详的电动车巨头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中国的诸多电动车企业家也相继上榜,如汽车圈的比亚迪创始人王传福、长城汽车的魏建军、小鹏汽车的何小鹏等。而提供动力电池的企业,也输出了一批富豪——宁德时代的曾毓群身价448亿美元,全球排名第29,高于所有上榜车企企业家。先导智能的王燕清,身家也有数十亿美元。
受益于新能源汽车的高景气度,锂电池装备需求井喷。先导智能相关产品相继进入全球头部行列。据先导智能财报显示,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0.37亿元,营收首次突破百亿元,同比增长71.32%;净利润15.85亿元,同比增长106.47%。其中,锂电池智能装备业务收入在总营收中占比高达69.30%。2021年先导智能新签订单金额达到187亿元(不含税),创历年新高。
从客户结构来看,先导智能已进入宁德时代、Northvolt、LG新能源、SK On、松下电池、孚能科技、特斯拉、宝马、大众、丰田等全球一线锂电池企业和车企供应链。无论是从营收、净利润、在手订单金额,还是客户结构来看,先导智能在全球锂电设备领域的龙头地位都愈加稳固。
升级与变革
先导智能先导智能整体业绩的持续增长,一方面得益于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等产业的高景气增长,另一方面则因为公司在技术创新道路上的坚守。先导智能创始人王燕清多次在公开场合强调,先导智能以高效率、高品质的产品技术来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注重创新、效率驱动。这与王燕清技术人员的出身不无关系。
在创办先导智能之前,王燕清在锡山市无线电二厂担任工程师,天天与设备打交道。作为技术人员,王燕清动手能力极强,专注于技术创新与应用,在上个世纪就能够攻关一些进口设备出现的疑难问题。而王燕清对于机械电子的热情不止步于工作,在闲暇时间,他还会自己购置电子元件、线路板,通过组装、焊接,制造出新的电子产品。
创始人对于技术创新的坚持也为先导智能的发展注入了浓厚的个人风格。在2021年的“第六届动力电池应用国际峰会”上,王燕清道出了先导智能在如今电池产业链全球化下的创新内核,
先导智能的研发创新有几个鲜明特征:一是前瞻性。先导智能会从客户角度出发,布局对于未来行业有引领变革作用的研发基础领域。先导智能拥有全球最专业的、规模最大的研发团队,超过了5000人,每年研发投入占比超过了11%。扎根研发创新,才能看出行业先行优势,才会对发展商机拥有更加敏锐的嗅觉。目前,先导智能已获得授权专利超过1600项,已申请专利超过2500项。
二是智能化和无人化。电池生产产线的智能化和无人化一直是先导智能研发的核心。新能源电动汽车未来是十万亿级规模投入的庞大产业,这个产业最终的出路应当是大规模的智能化、无人化产线,生产高一致、高安全、高效率、低成本、低风险的动力电池产品。 先导智能的研究院正在智能感知、人机交互、机器视觉、数字孪生、柔性智能物流等多个方向发力。
自立潮头
在锂电领域,公司坚定整线战略,多板块协同平台化发展,将自身定位为锂电整线解决方案供应商,紧紧把握未来锂电发展的大趋势,利用自身平台、技术、整合优势,助力海外电池企业实现快速产能落地和释放。先导智能覆盖了锂电池、光伏、氢能等八个领域,宁德时代、比亚迪等这些新能源领域巨头都是其合作伙伴。
在新能源高歌猛进的当下,先导智能大可依靠自身的高端装备能力,往下游产业链延伸,向终端造车伸出触角。但纵观先导智能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这么多年来它专注于卖铲子,而不挖金子——始终目光不移,日复一日埋头精耕智能制造装备的主业。除锂电池外,先导智能近些年还布局深耕光伏智能装备业务、3C 智能装备、智能物流系统、汽车智能产线、氢能装备、激光精密加工装备等新业务。经过几年的发展,上述新业务目前已处于行业领先水平,这也使得先导智能发展成为“平台型”公司的特征愈发明显。
打好地基,才能自立潮头。
如今伴随电动汽车的普及,汽车电驱系统即将迎来市场需求的爆发期,据统计,2025-203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810至1660万辆,汽车电驱动市场规模将达866亿至1572亿元。汽车电驱系统是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动力引擎,与传统燃油机的发动机类似,电驱系统直接影响着电动汽车的性能和整体效率。同时,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纯电动汽车,不像电力机车由受电弓供电,而是由车载电池包供电,电机效率直接影响续航里程,所以对于电机的效率要求很高。
先导智能目前已强势切入新能源电驱制造领域,在扁线定子产线、转子产线、多合一电驱系统组合装配以及EOL测试台架等关键技术领域聚焦研发,夯实基础,迭代推出新能源电驱动系统整体解决方案。拥有整线开发能力的先导智能,从卖产品到卖方案,为客户提供“制造+服务”一体化解决方案,甚至还自行研发了智能仓储物流系统、生产制造执行系统(MES)等,把这些方案也“打包”进去,为客户量身定制智能工厂,提供“交钥匙”服务。目前先导智能已和宝马、奔驰、奥迪、大众、松下等一大批全球知名品牌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成为全球领先的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服务商。
当下,中国的新能源电动技术已经初步占据了市场的主动权。新能源产业的下一步不应该是以过去低成本、粗制造的制造模式去破坏中国锂电高端制造的发展态势,而应该是广泛参与市场竞争,吸引全球化的人才,布局全球化的战略,制定全球化的行业标准,让中国新能源制造产业成为全球领先的高端制造。